39.规划建设沿黄科创带。把公共服务、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让位给科创产业,依托沿黄生态走廊将自创区、金水科教园区、智慧岛、鲲鹏软件小镇等串联打造沿黄科创带,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在郑布局。规划建设中原科技城,吸引**创新人才集聚,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郑州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、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**区。 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工信局,郑东新区、郑州高新区管委会,金水区、中牟县** 40.规划建设郑州科技大市场。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,规划建设郑州科技大市场,项目一期**在郑东新区智慧岛大厦进行,重点围绕市场运营方案、组建管理运营团队、场地条件**、研究制定政策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,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科技资源平台。2020年,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**过150亿元、**发明**拥有量达到19件。 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国资委、市财政局,市城建集团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41.实施制造业“三品”战略。开展“三对标四提高”活动和质量成员活动,着力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,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“质量成员”和工业品牌,鼓励企业参与国际、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,掌握行业竞争“话语权”。2020年,力争全市创建各类省级以上品牌5个以上,创建5个**、省级质量成员。 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市场监管局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42.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。鼓励“军转民”“民参军”。引导万达铝业、宇通重工等单位科学选定研发方向,搭建研发平台,完善体制机制,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,积极承担重点攻关项目,加快发展步伐。推动荥阳市、巩义市和二七区产业基地建设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形成产业集聚优势。 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相关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(八)强化要素**,优化营商环境。树牢“企业强、城市强”理念,出台实施《郑州市制造业要素**三年行动计划》,聚合各类要素资源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,着力打造“三优一亲”的制造业发展新生态。 43.强化用地**。建立工业项目**落地**机制,合理规划普通工业用地和创新型产业用地的规模和比例,确保全市工业用地供应不低于供应计划的30%,创新型产业用地不低于供应计划的10%。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,推广“净地”出让模式,降低企业用地成本。统筹用好工业配套用地,统筹布局公共服务和生活设施,让生产生活生态更科学融合、功能更高效集成。 责任单位:市资源规划局、市工信局、市发展改革委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44.强化人才支撑。优化“智汇郑州”人才引进培育,实施企业家*计划,举办企业家名校行、创新汇、高端论坛等活动,试点开展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制度,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。加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,发挥重点产业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**支撑作用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引导职业院校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、创新链的专业体系,推进产校融合、校企合作。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,强化培训平台建设。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实行新型学徒制,开展“*证书+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制度试点。2020年,力争选树400名*型企业家、成长性企业家,新培育引进重点行业紧缺人才330名以上。 责任单位:市委组织部(市人才办)、市工信局、市科技局、市人社局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45.强化产融合作。落实优化企业融资服务政策措施,坚持财政性资金存款与银行信贷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挂钩,鼓励金融机构为制造业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,引导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。分层次、分类型建立应急周转资金、担保、风险池等制度,健全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征信体系,建立与区域创新体系相适应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。着力建好用好创投引导基金,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增强成长期内的抗风险能力。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清单制度,加强协调帮扶力度。强化对产业招商、转型升级、兼并重组、重点项目等方面的支持,设立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子基金,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运转,引导各类社会基金、民间资本向郑州制造汇聚。 责任单位:市金融局、市工信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税务局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46.提高服务效能。对标世行标准、国内*水平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,树立用户思维、“店小二”意识,以“一网通办、一次办成”为抓手,以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和需求为依据梳理“一件事”,厘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,“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费用”,打通数据,再造流程,提高政务服务便捷化水平。 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市场监管局、**务办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47.强化企业服务。出台实施《郑州市2020年企业服务实施方案》,建立企业问题交办制度,大力开展“企业家接待日”活动,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,多倾听企业家的意见,多理解企业家不易,多帮助企业破难解困,让企业家舒心、安心、专心于事业发展。对坚守主业、技术产品有优势但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,主动服务,加强政银企衔接,共克时艰、共赢共生。 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金融局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48.开展“四项对接”系列活动。实施“1+10+100”产销对接行动(举办1场六大主导产业链对接暨电商对接大会、10场名优产品扩销售活动、100场以上小范围、重实效的县(市)区特色主导产业链产销对接活动)。建立重点企业、项目融资信息对接清单,定期组织与金融机构对接,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重点企业(项目)积极给予支持。组织开展制造业人才系列对接活动,推动企业“双创”平台和创客团队建设,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搭建“*匠”工作室、“职工创客工作室”等“双创”平台,加快培养一批专注工艺提升、精益生产的“*匠”。制定郑州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,加大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、首批次新材料、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力度。 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金融局、市人社局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49.切实减轻企业负担。抓好以制造业为主的减税降费措施落实,强化市、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机构主体责任,推动国家、省、市已出台的收费减免、税收优惠和降低制度易成本、企业人工成本、融资成本、用能用地成本、物流成本等系列政策落实。破除招投标等隐性壁垒,**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、参与市场竞争。规范政企沟通,健全对接机制,对市场主体无事不扰、有事必应、倾心爱护,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、获得感更强。 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人社局、市财政局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四、组织** (一)强化组织推进。成立郑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**小组,加强对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组织**,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。建立市级**分包*型企业和重大制造业项目工作机制,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。成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*咨询**,加强对产业关联性、联动性研究。各开发区和县(市、区)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,强化部门协调,形成工作合力。 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财政局、市生态环境局、市发展改革委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(二)建立督导考核机制。出台实施郑州市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专项绩效考核方案,围绕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落实情况,加大对市直相关部门和县(市、区)督导力度,每月通报相关情况。加强日常管理和专项考核,以每年度的工作确保三年目标顺利实现,以过程保证结果。 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 (三)营造浓厚氛围。召开年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,对年度优秀企业进行表彰奖励,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,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“大国工匠”精神,营造尊重企业、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的浓厚氛围。筹备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、中国(郑州)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、*三届世界传感器大会、中国**企业高峰论坛、首届世界绿色智能制造大会等一系列有关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活动,提升郑州制造国际**度和影响力。 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商务局、市科技局,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县(市、区)**